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论是否实际被杀。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就等同于构成故意杀人罪。
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 意 杀 人 案 件 如 何 判 断 是 否 构 成 犯 罪 ?
根据《刑法》第232条和第234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而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时,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杀人或伤害的故意,以及使用何种犯罪工具和造成何种后果。
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反之,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伤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就构成故意伤害罪。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满足四个方面,即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同时,故意犯罪指的是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说一个人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即明知会发生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主体指行为人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客体指犯罪行为侵犯了某种利益如社会公共利益、公民个人人生财产利益等,客观方面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就等同于构成故意杀人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根据《刑法》第232条和第234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在判断一个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时,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杀人或伤害的故意,以及使用何种犯罪工具和造成何种后果。同时,故意犯罪指的是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说一个人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即明知会发生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主体指行为人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客体指犯罪行为侵犯了某种利益如社会公共利益、公民个人人生财产利益等,客观方面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