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土地使用,可以利用荒地的,可以利用不占有耕地的劣质土地得占有良好的土地。禁止占有耕地建造窑、建造坟墓、擅自在耕地建造房屋、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有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池养鱼。该法律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有农地。因此,农民没有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就在耕地上建造自己的房子是违法建筑。如果耕地被征收,征收部门只给予土地补偿金,就耕地违法建设的房屋没有补偿。因此,在耕地上建设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任意在耕地上建设房屋是有风险的,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擅自在自家耕地上建设房屋,否则,在耕地遇到征收时,地上所建的违法建筑是不予补偿的。
我国的农村土地能永久转让吗?
农村土地使用权年限,显然是不能永远转让的。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永久拥有的,只限于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并且耕地不可以超过法定的30年,林地不超过70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不能永久性转让,土地转让不得超过承包期。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仓储用地5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即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原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转让人,接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称为受让人。
禁止性规定: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年限: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参考资料:《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1条)
“房地一并转移”: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该建筑物、附着物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需要明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是有年限规定的,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限区别于城市商业用地是土地的使用权不是个人拥有的,而是由集体所有,只有在签订的劳动中规定的年限内才可以进行转让等活动,并且只以转让给本地的农村集体居民,具体的土地转让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我国的农村土地的流转是我国的常见的土地的出让的方式,此时如果在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应当注意相关的土地流转的程序以及土地流转的年限的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第三十六条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
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