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中的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联系和区别。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适用第二审程序和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是相同的。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生的原因、适用的审判机关、审判对象和法律后果等方面。
民事诉讼中的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有以下联系:
1.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2.适用第二审程序和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是相同的。
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具有以下区别:
1、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的起诉而发生。第二审程序是基于第一审程序中当事人的上诉而发生。
2、适用的审判机关不同。适用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机关是适用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3、审判对象不同。第一审程序的审判对象是被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标的是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否合法。
4、法律后果不同。第一审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间是不发生执行力的。第二审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即应执行;否则将可能导致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
第 一 审 与 第 二 审 程 序 的 异 同
标题:第一审与第二审程序的异同
一、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定义
第一审程序,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初始程序,包括立案、通知、调取证据、询问当事人、公开审理等环节。第二审程序,是指在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或抗诉,由二审法院审理的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异同点
1. 相同点:
(1)都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旨在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都需要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和辩护权。
(3)都需要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不同点:
(1)第一审程序为二审程序提供了基础。第一审程序中形成的诉讼材料为二审程序提供了事实和证据基础。
(2)二审程序是对一审程序的补充和完善。二审程序是对一审程序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者不当之处进行纠正和补充的过程。
(3)二审程序的审理结果对一审程序具有法律效力。二审程序的审理结果如维持原判,则为一审程序形成的判决结果提供了最终确定。如二审程序改判,则为一审程序形成的判决结果提供了推翻和重述。
三、结论
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一审程序为二审程序提供了基础,二审程序是对一审程序的补充和完善,二审程序的审理结果对一审程序具有法律效力。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依法参与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中的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有以下联系:
1. 第一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2. 适用第二审程序和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是相同的。
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具有以下区别:
1、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的起诉而发生。第二审程序是基于第一审程序中当事人的上诉而发生。
2、适用的审判机关不同。适用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机关是适用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3、审判对象不同。第一审程序的审判对象是被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标的是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否合法。
4、法律后果不同。第一审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间是不发生执行力的。第二审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即应执行;否则将可能导致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