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指,给予一定的考验期,暂时不执行刑罚,公安机关进行考察,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人接受考验的刑罚。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可以按照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来决定罪犯是否适用缓刑,不会危害社会。如果可以确定,那么可以宣告缓刑。罪犯在考验期内如果表现良好,没有进行新的犯罪。那么,考验期满后,罪犯可以不再执行原判。
对缓刑犯罪分子如何执行
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一般具体由犯罪分子所在地派出所进行考察,由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指由犯罪分子的工作单位或没有工作单位的由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予以配合。在罪犯工作地、居住地进行公示,将罪犯的罪行、判决结果、悔罪表现进行公示,说明缓刑犯应当遵守的监督管理规定,请当地群众协助对犯罪分子的监督,并在罪犯工作单位、居住地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便于随时了解群众意见。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全文4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