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逃逸的定义及8种情况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
在小区内,如果驾驶机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这属于明确的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为了逃避事故责任而私自离开现场,那么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交通事故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的 相 关 法 律 规 定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逃逸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接受处理。如果当事人逃逸,则将依照该条规定受到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的,处二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将吊销该车辆的行驶证和年检合格证,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对其进行联合惩戒。
此外,交通事故逃逸还将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民事权益产生影响。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逃逸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逃逸者无法确定或者没有能力赔偿,则可以申请法院执行。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建议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接受处理。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建议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接受处理。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