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客体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民主权利。证人,是案件得到合法、公证处理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有些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证人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客观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既可以是行为人利用手中职权,假公济私,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以是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而对证人采用恐吓、行凶、伤害等手段进行报复。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
(三)主观方面不同。两罪的主观特征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但行为人具体的故意内容不同。
(四)两者的主体要件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构成本罪,行为人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的公民;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则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本罪主要是指国家公职机关人员假公济私,对申诉人、批评人或者是举报的人,实施报复陷害的一种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仅仅针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比如说利用自己的职权对举报人进行降职,经济处罚,或者诬陷其生活作风有问题等一系列报复陷害的行为。
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罪和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1、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后者则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对象是依法履行职责、违反相关法律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后者则为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
3、行为既可以利用职权实施,又可以不利用职权实施,后者则必须要求滥用职权进行报复。尽管如此,有时候会计人员统计人员对其行为进行违反的同时又在公共场合如会议提出了批评甚或对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提出了控告,而行为人如滥用职权报复且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则同时触犯犯罪行为与报复陷害罪,此时,应按照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即后者处罚。
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是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这对于我国的治理犯罪行为的良好秩序将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于统计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法律中对于这种犯罪的行为将会给予严厉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95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