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对于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罪犯,如果罪行极其严重的,虽然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书的,仍可以依法判处死刑;如果罪行不属于极其严重的,虽然没有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但仍不应该判处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故意杀人可以不判死刑情形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形的,可以考虑不适用死刑。
1、共同杀人案件中,具体情节确实难以查清的。比如三个人共同犯罪,将他人拳打脚踢致死,三人都是真凶,但致命一脚究竟是谁踢的如果能认定,此被告人可能被判死刑,如果不能认定,这三人都要按死缓或无期徒刑来量刑,就是说一个也不杀。
2、被害人具有明显过错的。
3、因为义愤杀人的。比如李某因为自己的孩子在村中作恶多端,经常殴打父母,遂将自己的儿子李某某杀死。被法院判处8年徒刑。
4、因为邻里琐事,一时冲动杀人。这种案件,主观恶性程度不大,犯罪后往往真正悔过。判处死刑未必有好的效果,可以判处死缓或者无期。
5、家庭生活中,出于一定原因诱发杀人,查证属实的。
6、犯罪后真诚悔过,并且赔偿被害人损失的。
7、在婚姻家庭中,一方长期受虐待,愤而杀人的。
通过上文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此时也已经知道故意杀人不判死刑的情形都有哪些了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没有达到死刑的判决标准,再一个就是罪犯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或者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此时按照规定也是不可以判处死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7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