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金额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到1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到1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一、车贷前三期不还属于诈骗吗
不属于。
贷款不还一般是属于经济纠纷,只能向法院起诉。不是刑事案件,不构成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保括: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4.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二、网络诈骗定性标准
网络诈骗的定性标准如下: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骗取国家补贴罪应该是哪些行为
如果骗取的国家补贴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的,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一般五千元起立案,五千元到五万元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五万元到五十万元是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上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诈骗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全文81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