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根据刑法第17条第1款的明文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够根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因而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认定已满16周岁的人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3,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更不允许等到年满18周岁以后再判处死刑,这是一个原则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16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岁不受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也可以接受教育。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上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中毒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十八岁以下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岁不受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也可以接受教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犯罪极其严重,才能适用无期徒刑。14岁以下16岁的人一般不被判处无期徒刑。
根据我国的《刑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4种:1.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50人已浏览
784人已浏览
3,488人已浏览
5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