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只要合同内容是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作出的,真实合法的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
只要合同内容是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作出的,真实合法的意思表示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确定终止合同通知的效力:权人依法通知对方后终止合同的,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后终止。如果通知表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合同将自动终止,并按照通知的时间终止。
1、履行的主体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双方当事人来亲自完成。 由他人代替自己履行,即承担,应经合同人的同意,否则,债权人可拒绝接受履行。特殊情况下,合同义务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其履行。有些合同由其性质决定了只能由合同债务人亲自履行。如,承揽人必须以自己的机器设备、技术和力量,完成加工成果。在基于双方对人身的信任而订立的合同,其义务也不能代替履行。如基于信任而请某人授课。 2、履行的标的合同债务人应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质量、期限、交货地点等履行自己的义务。 1)产品数量。产品数量由双方在合同中确定。数量的计量方法,应按国家规定执行;没有国家规定的,按双方商定的方法执行。 2)产品的质量。双方应对产品质量作出明确规定。如规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质量标准执行,没有国家质量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执行。 3)履行地点。如双方约定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4)价款。如双方约定不明确,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履行;没有国家规定价格的,参照市场价格或者同类物品的价格或者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履行。
合同合不合法,关键取决于合同当中的内容,以及签订合同的一些形式要件是否具备。 (一)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合同必须具有对价或约因。 (三)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五)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