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精神病人违法的处理方法与其疾病种类和违法时是否发病有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责任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责任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注意: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决定并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过程中精神病发作丧失责任能力的如何处理——只要着手实行时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丧失,丧失责任能力后所实施的行为性质与着手实行时的行为性质相同,行为人应负既遂的刑事责任;如果丧失责任能力后实施了异质的犯罪,对前行为承担未遂的责任。例如: a甲想杀乙,故意喝酒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实施了杀害A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既遂 b.A欲抢劫B,故意喝酒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但对B实施了强奸行为,不对强奸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定抢劫罪未遂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确定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应经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宣告。人民法院的宣告应经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进行申请。被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他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该精神病人自己拥有财产,则以他本人的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作监护人的除外。精神病人未经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侵害人自称有精神病,则应由其本人承担赔偿责任。
可以予以监外执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精神病人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可以对其予以监外执行,不对其予以收监执行。所以,精神病人服刑的方式可以是监外执行。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看鉴定结果,精神病鉴定应当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见证人未到场的,司法鉴定人不得开展相关鉴定活动,延误时间不计入鉴定期限。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伤害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606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