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着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
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一般包括商标侵权、专利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中国必须加快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技术安全,促进国内自主创新能力,防止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专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16年4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要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加快形成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据报道,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知识产权本身涉及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领域。其保护的权利内容和边界各有特点;保护手段涉及注册、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裁判、仲裁调解等。,客观上需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格局。
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是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有效期限。 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即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即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超过有效期后,尽管其客体还存在,而且还可能对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但该权利就进入公有领域,人人可以利用之,所以称为“法定”时间性。 知识产权的法定时间性主要针对知识产权的经济权利而言,对于人身权利,如著作权的署名权,则没有时间限制。
其一,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 其二,行政保护,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某些比较严重违反知识产权法律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以及对某些知识产权向权利人予以授权等的行政行为。 其三,司法保护,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 其四,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即较弱小的知识产权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势力通过形成某种组织,由该组织代为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事宜。 其五,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救济。知识产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设立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或管理事务的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确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避免对他人侵权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与手段。 其六,舆论导向保护,通过正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因为知识产权而提起的民事诉讼除了要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之外,另外也会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这种行为索要相关的民事赔偿的,而知识产权包含的种类特别的多,比如商标,专利等这些都属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会产生的民事赔偿的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诉讼费用的标准在这里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0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517人已浏览
1,2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