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机构的,应提交主体登记...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3)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4)有委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应当提供下列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身份证或户口本; 二、证明双方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当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1、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2、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3、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分配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4、证据包括与劳动争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证据、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检查记录等。证据应当合法取得,相关事实应当客观证明。5、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件,但有证据表明原件或者原件由另一方保存,或者原件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和日常生活经验法推定,原件和原件应当由另一方保存的,可以提供复印件或者复印件。6、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外文证据的,应当作为证据,或者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日常生活经验法规的规定提供证据。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
诉讼条件具体如下所述: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起诉是与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因此,相互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和劳动者,都可以作为起诉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明确被诉人即对方当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谁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则会出现无人应诉的情况,也无法进行诉讼,人民法院也无从审理。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诉讼所要求解决问题。 (4)必须经劳动争议机关仲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能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后,不服仲裁裁决的,才有权起诉。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则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予以说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6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