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公安机关可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感染患者,应...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传染病预防法》第39条第1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立即对患者、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预防措施。
根据有关规定,疫情治疗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重疾保险、医疗救助按规定支付后,由财政补贴个人负担,实行综合保障。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异地就医患者,先治疗后结算,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使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的,可临时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对于卫生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确定的疑似患者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重疾保险、医疗救助按规定支付后,由医疗现场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安排资金实施综合保障,中央财政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一)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五)进行现场消毒;(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