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 2、法庭调查 (1)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 (2)公...
(一)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从人被抓一直到案人件移送检察院,这一阶段称“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后一个多月,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诉案件开庭程序: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一)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授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三)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四)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五)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刑事案件二次开庭程序为确定合议庭成员,将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复印件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法庭调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调查核实证言和鉴定意见、调查核实证据、法庭辩论和最终陈述、判决。
1、询问核定身份:姓名、住址、拘留时间、逮捕时间、起诉书收到时间、是否要求回避 2、法庭调查 (1)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 (2)公诉人询问被告人:认罪否;犯罪时间、地点、次数是否与起诉书一致;逐项与起诉书核实 3、举证质证 ①公诉人将犯罪证据一一举证、展示,被告人及律师逐一确认 ②2、被告人及律师是否有证据出示 4、法庭辩论 ①发表公诉意见,指出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处罚;说明被告人主客观都有犯罪事实,构成犯罪要件,罪名成立 ②被告人及律师发表辩论意见进行刑事诉讼,开脱罪责,力争无罪或降低惩罚 5、被告人最后陈述 6、休庭,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合议量刑 7、宣判 8、释法、法庭教育:解释判决结果,使被告人认罪,达到教育罪犯、节约行政成本(不上诉)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5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