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探视权可以带孩子回家。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
1.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 2.通常情况下,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为较好地解决探视权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一)一是增加探视一方对子女的知情权,即不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享有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健康状况、思想等情况有知晓的权利;二是增加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即与对方就有关子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有共同决定的权利,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二)加大宣传力度,使离婚当事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首先,乡(镇)、村以及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普及婚姻法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讲解、宣传新的婚姻知识。其次,民政管理部门在男女双方登记结婚时,可以发给他们一本。法院在审查离婚诉讼案件时,也可以有针对地交待当事人依法享有探视权,以便使当事人心中有数,根据自身意愿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一次性案结事了,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三)对于探视权行使时间、方式、地点问题,法官应从探视权的立法本意出发,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尽量主持双方进行调解,由父母双方就探视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对探视权行使的时间,笔者认为不易过于频繁,但应给予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充分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比如可以每月一次或者间隔时间更长,每逢寒假、暑假孩子可以随不直接抚养的一方生活。避免无节制、无规律的探视影响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育,及对方正常的家庭生活。至于探视权行使的方式,笔者认为,凡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方式都可采用。 比如见面;短期生活在一起;通信、通电话、赠送物品或礼物;共同进餐等。行使探视权的地点可以在孩子学校,也可以由直接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带回家。(四)法院就探视权问题进行判决时,应充分考虑个案情况,因案而异,不应搞“一刀切”。首先,离婚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孩子之间各种因素千差万别,判决时不应过于笼统,否则无法执行,也不应过于细致,否则执行中稍有出入,很容易引发矛盾。同时,应本着对未成年子女本人利益的保护的原则判决,除考虑离婚当事人双方的实际情况,对于子女年岁稍大些的,法官应该听取一下子女自己的意愿。另外,对于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拒不同意协助对方行使探视权时,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判决,可以在判决书中增加对拒不执行者处以罚款,或者限期履行,否则变更或取消监护权的内容,以督促执行。(五)探视权行使的主体范围:仅限于不与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亲或母亲。笔者认为,应适当扩大到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或孙女、外孙或外孙女的感情相对于父母来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感情并不因小孩父母离婚而消灭。法律没有明确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视权,使老人看不到孙子或孙女、外孙或外孙女,是对老年人的巨大的精神打击,有悖于中华民族的善良风俗和传统习惯,而善良风俗和传统习惯是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之一,法院的这种因法律没有赋予其探视权为由,在一般情况下支持行使监护权的意见是有悖于法理的。在适当场合,有条件地探望孙子(女)或外孙(女)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探视权应符合下列几个条件:1、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2、经与未成年子女直接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母亲的同意。3、不得滥用探视权。(六)如果孩子坚决不同意让不与其直接生活的父或母探视,应视情节对待,如果孩子在十岁以上,此时可以根据其申请由法院裁定终止探视权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满十周岁,可以要求直接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为享有探视权的一方创造条件。(七)探视权的正确行使有赖于双方当事人的配合。孩子是无辜的,笔者呼吁,作为离婚父母都应正确理解探视权这一法律规定权利的立法本意,为孩子多一些考虑,正确处理探视权问题。同时还应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下,双方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意气用事”,通过共同努力让孩子拥有一份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探视权可以被中止,但不可以剥夺孩子探视权。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视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视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
1、《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一方拒绝有探望权的另一方探望子女的,《婚姻法》还规定:“对不执行有关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分割、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2、实践中的做法是:有探望权的一方如果行使探望权受阻,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通常会派执行人员陪同一方行使探望权,并对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另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如果仍然受阻,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取消一方的抚养权。需要提醒的是:探望权的强制执行不是对未成年子女人身的强制,而是对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而言的。也就是说,探望权的强制执行以子女的同意为前提,如果子女(一般需年满十周岁)不愿见未予其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法院通常不会强制执行探望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