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强制拆迁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
行政强制拆迁与司法强制拆迁是房屋拆迁过程中政府与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拆迁房屋的法律行为。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由被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7条的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这就是所谓的“行政强拆”,就是行政机关有强制拆除房屋的权力。但是这个权力终于在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终结,并在2012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确认行政强拆结束,司法强拆才是唯一。
强制拆除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城建部门有权强制拆除违章建筑,但必须在拆除违章建筑前公告,一般责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自行拆除。不能自行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拆除。
拆迁不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拆除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是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相对人的财产,强制其履行义务,实现行政决定内容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当事人限期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或者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8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625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