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会,缓刑与免除刑事处罚的区别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
定罪免除算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法处罚的犯罪分子的一种处理方式。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在缓刑考试期间依法进行社区矫正。缓刑考试期满,原判处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结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缓刑期间要注意: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机关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与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居住变更、工作变更、重大家庭变更和接触对其矫正有不利影响的人员。 第十二条 社区矫正人员确实需要进入人民法院禁止的特定区域或者地点,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通知人民检察院。第十三条 未经批准,社区矫正人员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第十四条 未经批准,社区矫正人员不得员居住的县(市、区、旗)。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知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法律观念、道德素质和悔改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不少于8小时。
缓刑虽也可以看作是有条件地免除犯罪分子的刑罚,但它与免予刑事处罚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1、免予刑事处罚是依法只对被告人定罪,但不判处刑罚;而缓刑是对被告人既要定罪,又要判处刑罚,只是所判刑罚暂不执行。 2、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而适用缓刑主要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被宣告免予刑事处罚的罪犯,不存在曾经被判过刑的问题,也不存在就被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再执行刑罚的可能性。而缓刑犯确实是被判处过一定刑罚的,虽然宣告暂缓执行,但却保留着执行的可能性,即是否执行原判刑罚取决于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是否又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者严重违反有关监督管理规定。即使是缓刑考验期满而事实上未执行原判刑罚,也不能改变其曾经被判过刑的事实。 4、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即使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也不存在适用数罪并罚的问题,因为前罪本来就未判刑;而缓刑犯在考验期内如果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则应撤消缓刑,把原判决确定的刑期与新犯罪或者发现的漏罪的刑期,进行并罚。
1、缓刑不算免于刑事处罚,缓刑不是具体的刑种,本身不是刑罚,只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 2、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前提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运用中的具体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3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