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放火”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导火材料,点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放火”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导火材料,点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被害人起诉的重婚案件,仍按1979年12月15日发布的《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执行,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第二,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应当对被害人提起公诉或者免除起诉,但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者有关单位提出控告的重婚案件。对于免除起诉的重婚案件,可以建议被告所在单位给予被告行政处分,并责令其立即解除非法婚姻关系。三、公安机关发现有配偶的人与他人非法同居的,应当责令其立即结束非法同居,并有悔过;屡教不改的,可以交给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也可以交给公安机关酌情给予治安处罚;情节恶劣的,交给劳动教养机关进行劳动教养。第四,对于被害人或者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和有关单位应当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接受。不属于自己管辖的,移送主管部门处理。
从下列三个方面的法律规定看,可以缓刑,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醉驾的处罚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其中(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刑法》(修正案八)将74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从上述的法律规定看,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200毫克/100毫升的,不属于从重情节,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可处6个月以下的拘役,如果不是累犯的,可以缓刑。
(一)缓刑的考验期限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缓刑考验结果及处理 1、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9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