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应当依据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情况下,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属于自首。不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自首不包括传唤到案,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口头或电话传唤后直接到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相关延伸】 问:自首如何处理? 答: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1、对经传唤到案后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被传唤人能否认定自首,应区分两种情况: 一是经传唤到达指定地点后,在侦查人员未开始讯问前或讯问过程中,主动表示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并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应认定自首。 二是被传唤人经传唤后怀着侥幸心理,自信侦查机关未掌握其犯罪证据,只是在经讯问后迫于无奈才交待的,不应认定为自首。 2、构成自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一是犯罪分子必须主动投案。即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未被发现,或犯罪分子虽被发现,但尚未受到司法机关讯问,传唤或尚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时自动投案的行为,这是构成自首的关键要素; 二是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这是构成自首的本质要素; 三是犯罪人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
可以。 1、法官有权在开庭前传唤当事人做问话笔录,即使在外地也应当配合法官,尽量回来接受问话。 2、法官对当事人问话,叫当事人陈述,是证据的一种。因为当事人对争议事实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及发生争议都更加了解,当事人自己的陈述,最为直接、具体、全面和系统,有利于法官查明案件的事实。 3、向当事人问话,同时还可以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利于案件的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息诉罢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5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