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类交通事故应立即报警: 1、驾驶员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驶车型不符的; 2、驾驶员涉嫌饮酒、服用国家控制的精...
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一、危害互联网络安全的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二、遭到黑客非法入侵或攻击破坏的事件; 三、计算机病毒传播或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 (二)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 (三)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四)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五)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六)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七)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八)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发生如以下交通事故应当立即报警: 1、造成人身伤亡的; 2、造成财产损失的; 3、双方不能就赔偿达成一致的。如果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1)发生下列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 a造成人员死亡、重伤、轻伤的; b造成人员轻微伤,但是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 c财产损失较大的; d财产损失轻微,但是有《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财产损失较大的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规定。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属于《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交通事故,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对经过调查不属于交通事故的,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或者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时,交通警察不得少于2人。交通警察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员表明执法身份,告知被调查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向当事人发送联系卡。联系卡载明交通警察姓名、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内容。 (4)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派员到现场指导调查。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派员到现场指导调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