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开庭以后,法院寄给原告的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判决书了。但判决书的内容,既可能是判决双方离婚,也可能是判决双方不离婚。...
现在法院绝大多数都是案多人少,邮寄送达法律文书是最正常、最多的送达方式。所以,判决书是否可以邮寄给原告的。《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审的上诉期是15天,上诉期满前交上诉状,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五日内送达粻缉纲垦蕺旧告驯梗沫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15天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在收到答辩状5日内送达上诉人。所有这些做完后五日内送二审法院。
原告不知道被告的具体地址,法院不会给立案的。这种情况属于没有明确的被告。《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刑事诉讼不允许缺席判决。共同犯罪如果有的被告人在逃,在案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对在案的被告人定罪判刑。在逃的被告人什么时候归案后,再对其定罪判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1997年1月15日通过1998年12月16日第一次修订2012年10月16日高检发释字[2012]2号第二次修订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百条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共同犯罪案件,如果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但在案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对在案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本规则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分别移送审查起诉或者移送审查不起诉。由于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无法查清的,对在案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报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强制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8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8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