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首先,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立案后到开庭的时限。刑事立案到开庭应当经过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然而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后,原告不去,被告和第三者不去。原告不出庭或中途离开法庭,意味着不告诉,撤销了。缺席判决与缺席判决相比。开庭审理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只有到庭的一方当事人询问、核对证据、听取意见,未到庭的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书和答辩书和证据经审查验证后,依法作出的判决是缺席判决。因此,出庭不再被认为是当事人的义务,而是可以处理的诉讼权利,当事人不出庭,只是放弃自己的权利,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判决。
我的意思是近年来,由于有的被执行人规避法律,恶意逃债,致使一些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案件久拖不决,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法院裁判的公信度,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为此,泉山区院经审判委员会研究,将3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案件移交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以启动刑事审判程序,依法追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对一批逃避法律的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从而促进执行案件收结案的良性循环。
立案后,应当进行调查询问,检验鉴定,事故认定,处罚当事人等程序,涉及交通肇事罪的,在事故认定后向公安机关移送报人民检察院提起报捕和起诉,并告知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接到当事各方的书面申请后,进行损害赔偿调解,对未接到申请或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各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977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