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签订合同前必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1)对法人必须审查原件或者盖有工商行政管理局复印专用章的公司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副本...
第一步,形式审查 (一)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 正文(第一条至最后一条) 签署部分(即双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步,形式审查 (一)将合同文件本身分为三部分: 开头(合同名称、编号、双方当事人和鉴于条款) 正文(第一条至最后一条) 签署部分(即双方签字盖章和签署时间) 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见的错误有:当事人名称不一致、不完全、错误或矛盾,合同名称与实质内容不符、时间签署前后不一样,地址、法定代表人错误等。 (二)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第二步,实质审查 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这是合同最关键的内容,包括: 一、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 二、合同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 三、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合同条款是否完备的审查标准,以买卖合同为例 第三步,沟通、参照与判断是否合法 一般的合同,经过第一步、第二步的审查,一些初级的问题都能予以解决。为防止审查出现重大遗漏和差错,做好第三步就显得十分必要。 《合同评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合同评审采取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专题会议由合同签订部门负责召集。
首先,合同评审是供方的职责,但可以与客户联合进行; 其次,合同评审可以根据需要在合同的不同阶段重复进行,该定义明确提出应在“合同签订前”开展合同评审活动,以确保合同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规定得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 第三,如果合同中又提出质量保证要求,评审时应同时对此项要求进行评定,通过对合同要求与实验室现有能力的对比,评定供方通过必要的努力能否实现合同的规定,包括质量与交货期、违约赔偿等。根据满足合同要求的难易程度,实验室可组织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评定,对复杂项目合同评审一般在投标阶段就开始实施,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往往要多次进行合同评审活动,直至合同正式签订为止。合同签订后若发生合同更改,则还需重复上述合同评审活动。
(1)工程承包方式、工作范围和内容; (2)工程价款的约定方式及结算方式; (3)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 (4)工程竣工后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5)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6)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方法; (7)工程质量等级、质量保证金的数额、预扣方式、返回方式及时限; (8)工期及工期提前或延后的奖惩办法及限额; (9)安全措施和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10)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694人已浏览
2,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