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的,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2、...
提起自诉,首先要提交刑事自诉。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者口头告知后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拒不执行判决定罪的自诉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通过协商和解,由法院作出裁决,决定债务人可延期执行。二、当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提起自诉,首先要提交刑事自诉。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拒不执行判决定罪的自诉程序与一般自诉案件相同。对已立案的,经审查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但是,当自诉人再次提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新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法院受理刑事自诉案件后,准备开庭,如将自诉状或口诉笔录副本送达被告人,确定开庭日期,传唤当事人,通知证人出庭,提前公布相关事宜。可以调解自诉案件。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调解自诉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刑事调解书,由法官和书记员签字,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应当及时作出判决。自诉人可以在宣判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双方和解后,自诉人可以申请撤回自诉。申请撤回自诉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允许,记入笔录,通知双方结束诉讼。庭审结束后,法院依法判决,双方不服的,可以上诉。
一、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可以自诉吗?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以是公诉案件,也可以是自诉案件。2、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执行法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通过公诉程序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3、申请执行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或者执行法院移送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立案、不提起公诉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最高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解释》第三条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维护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就是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这里包括两层含义:(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作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象的判决与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等各类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是拒不执行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的判决和裁定;至于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很少有可能拒不执行。(2)是具有执行内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谓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已经超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而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以及终审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等。至于没有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因为尚不具备依法执行的条件,自然不会发生拒不执行的问题。法院进行判决之后,所有的裁决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都需要按照法院的相关裁定来对自己所涉及的案件进行执行,如果没有进行执行,法院可以进行相关的强制性执行,具体可由法院进行提出也可以由当事人向相关的法院进行提出执行。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1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541人已浏览
2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