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受害者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受到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过程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
我国法律对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立案以后,人民法院要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多久开庭由法院根据案件排期情况确定,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公诉案件要遵循以下时间和期间:第一百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此可见,在犯人收到起诉书至少10日后,人民法院才可能开庭审理案件。
受害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即在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受害者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上诉后开庭时间法律没有确切规定。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收到起诉书后多长时间开庭,但是法律对于案件审理的整体时间有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9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