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诈骗公司离职的员工涉嫌诈骗的,并且在追诉时效内的,应该要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可以判处有罪。 不过要首先确认离职员工是否知...
如果员工不知情,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员工明知是诈骗公司,则诈骗团伙的员工也就是从犯,在量刑时,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类案件,全国各地发生较多。从经验上判断。 1、公司涉嫌诈骗,公司工作人员一般都会认定为犯罪。特别是经理或业务主管人员,会根据业务量和涉案金额进行量刑。 2、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3、被刑事拘留羁押期间,家属不能探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律师可以会见他,了解最真实的案件情况,并向公安机关了解涉嫌罪名,申请取保候审,在审查起诉阶段查阅全案卷宗,开庭时出庭帮助辩护。 4、至于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罪重还是罪轻?在整个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大小?是否可认定为从犯?是否有法定从轻或减轻量刑情节?是否有酌定从轻量刑情节?是否积极退赔赃款?这一切都跟案件定性与量刑有关,律师只有全面了解后才能判断。 5、家属在外也帮不上什么忙,着急也没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应该冷静处理。不要轻易相信不是律师的人乱承诺,通关系,以免花了钱起不到任何作用。 6、还在被羁押期间,家属应该根据天气变化,在看守所的接待窗口向嫌疑人送衣物和钱。
不会,公司涉嫌刑事诈骗,如果员工确实不知情,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该员工系管理人员的话,且与该诈骗行为有关联的话,涉嫌诈骗罪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该员工只是一般小职员,未参与管理预谋诈骗行为,仅仅执行上级命令,该员工是不构成诈骗罪的。
法院判处嫌疑犯刑期时,根据事件证据证明的事实,嫌疑犯在本案中应承担的责任。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的态度等情节决定刑期。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欺骗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2、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3、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重大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欺诈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一些问题的说明》(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欺诈公私财产2千元以上的,属于金额大的个人欺诈公私财产3万元以上的,属于金额大。个人欺诈公私财产20万元以上的,欺诈金额特别大。欺诈金额特别大是认定欺诈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情节。欺诈金额在10万元以上,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欺诈集团的主要分子或共同欺诈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惯犯或逃犯危害严重的;(3)欺诈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所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欺诈救灾、防洪、优惠、救济、医疗费用造成严重后果的;(5)挥霍欺诈的财产,不能返还欺诈的财产的;(6)使用欺诈的财产进行过违法犯罪活动的;(7)受到欺诈的精神损害的情况下,受到严重处罚的情况下,受到严重处罚的情况下(9)。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7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