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私人借贷可以和债务人协商一致还款,如果没有能力一次清偿债务,可以协商分期,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
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租给他人,直接损害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属于严重违约行为,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后,义务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可以责令其对自身财产情况按时申报,有还款能力后再行执行。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情形的,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般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被执行人获得新的财产或法院掌握被执行人新的财产线索后,方可恢复执行,作为申请执行人,要积极收集相关线索提供给承办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另外该规定第104条规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恢复执行。
不还债的法院判决:法院一般判决债务人还债,甚至强制执行。债务人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15日内未清偿债务,或者未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388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7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