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规定为四类,一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即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和在未发病期间的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介绍了很多与刑事责任相关的知识和概念,也简单介绍了影响刑事责任的因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刑事责任能力相关的另一个话题: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够依法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这类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应当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其否定性评价和谴责,并承担一定程度的处罚。同时,根据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将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一般情况下,完全刑事责任人会对自己的罪行承担完整的刑事责任。部分刑事责任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会减轻和从轻处罚。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以上是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的相关介绍。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下调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好地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3、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5、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3人已浏览
1,473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6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