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具体开庭时间应该由审理案件的法官进行告知,法律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但是开庭审理需要在审限范围内进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
法院还可以通过留置送达以及公告送达等其他方式,因为法院一定要结案,所以送达问题不需要太担心。不过时间方面可能会稍久一点,因为如果采用公告送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收到的传票、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责任告知书上面的时间、内容,提交答辩状,举证,应诉。按照程序走就可以。那么个人收到法院通知书怎么办,一般法官会组织调解,第一次起诉离婚在基层有点难,但是调解和好或撤诉后,再次起诉离婚的话,被准予离婚的可能性就大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7日内确定承办人。 第三条承办人收到案件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经批准后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 第四条承办人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财产,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被执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间内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获悉后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性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收到法院的执行通知后,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如实申报财产,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如果拒不执行的,法院会取采强制措施执行。
1、法院审理案件时,当你提交诉状后会有七天的审查起诉期限,然后正式立案后3天内给对方送达起诉书,然后还会给对方15天的答辩期限,最后才是择日开庭。 这样算起来的话,一般都至少需要3周左右才可能安排开庭。所以你半个月就期望开庭时不现实的。 2、到法院和开庭之间没有期限限制。但是如果这个案件按照普通程序审理,一般六个月内结案。如果按照简易程序审理,三个月内结案。
主动签收法院的各种文件,才能及时了解法院对案件审理活动的安排,了解对方起诉的具体内容,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可二,可以自己提起诉讼,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一两个诉讼代理人。简而言之,就是找律师帮忙应诉,因为律师生来就是为当事人服务的。具体来说,律师应该代为诉讼,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自然人授权委托书应由委托人签字或盖章;法人授权委托书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提交答辩状。法律规定,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起草答辩状时要注意两点:1。有针对性的,可以是对方的诉讼请求,也可以是对方起诉状中的一个或几个事实原因;有理还要有据,反驳对方的指控要用事实说话。有的答辩状虽然文采斐然,激扬慷慨,但并没有针对对方的指控摆事实,讲道理,只是一味的谴责对方,效果并不好。第四,收集和提交证据。必须详细阅读法院的举证通知书,严格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让证据说话--如何收集和提交证据?按时参加开庭。参加开庭可以向法官说明自己的立场,也可以找出对方的细节。即使不出庭,法院也可以缺席审判。如因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时出庭,可向法院申请变更开庭日期。法院的裁定、判决出来后,如果你不服,要及时上诉。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天,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天,从收到裁定和判决的次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2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