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通常,诈骗罪没有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
只要是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管是既遂、未遂,都构成诈骗。未遂是已构成犯罪的一种形态,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即便是诈骗未遂,也是犯罪,但要从轻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一般而言,由于诈骗未遂犯所造成的实际危害,比既遂犯轻一些,因此的比照诈骗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从轻或减轻的幅度,应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但是对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严重、人身危险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是从轻或减轻。
可以肯定。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需要明确认定情节严重。1、诈骗金额达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二)项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处罚。同时,情节严重解释为以巨额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即将盗窃的财物数额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笔者认为,诈骗的财物数额应当达到巨大的标准,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巨大数额。2、社会危害性较大,如通过贩毒等手段诈骗,实践中的类似犯罪往往会因诈骗失败而导致其他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因此类诈骗未遂情节严重;也如惯犯或流窜作案。3、因诈骗受到刑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因诈骗受到刑罚的,属于特别严重的情节之一。因此,将此项列为诈骗未遂应追究的情形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如果不及时打击,将导致下一起诈骗案件。4、造成被害人死亡、精神障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未遂,虽然没有造成实际财产损失,但也极有可能造成损害被害人人身权利的后果。这种情况不能因为没有造成财产损失而不追究刑事责任,而应根据被害人的人身损害程度定罪量刑,应列为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