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符合“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法院调解是诉讼内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调解的方式比较多,如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等,但是除法院调解以外,其他方式的调解都不具有诉讼的性质,其所达成的协议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法院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调解过程中,审判组织扮演着较审判模式中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从而使调解带有浓厚的诉讼性质。同时经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具有与生效判决等同的效力。 2、法院调解,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和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并且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全过程。法院调解的权威性双方当事人对该种纠纷解决方式的认同,如果当事人双方或一方不愿意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人民法院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否则便会使法院调解丧失其存在的基础。同时,法院调解贯穿于民事审判程序的始终,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都可以适用调解;开庭审理前可以进行调解,开庭审理后、判决作出之前也可以进行调解。
再审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的纠正程序,因此,再审既可针对一审判决,也可以针对二审判决,还可以针对已经再审过的判决。
需要原告和被告双方当事人到场。既然是重审,原告就必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进行明确,被告要进行答辩,以及双方都要围绕案件的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并发表辩论意见。一句话,审理的程序和步骤与第一次开庭审理时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重审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即由审判长一人,审判员二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0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3,373人已浏览
7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