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损害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处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纠纷,医务人员双方不愿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停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找医院协商解决。协商不能的话,可提出人身损害侵权诉讼。可提出的赔偿金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等,具体可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虽然说家属的意见会影响医院的治疗决策,但是医疗决策是医生独自做出的,除非家属签字作出知情选择,否则,医院还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一、留取证据; 二、封存病历; 三、封存件的保存; 四、仔细研读手中的资料,准备与医院沟通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并不仅仅只有双方沟通。因此,当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通过申请第三方介入调解,如卫生局、县调解中心、政府部门等;若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时,则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的规定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 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32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