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关于渎职类犯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我国刑法关于渎职类犯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或者说本罪为身份犯,即只有那些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所谓特定身份,在本类罪中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各级国家机关中的管理人员。应当注意的是刑法把一般国家工作人员排斥在本罪的主体之外。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部门的公职人员,还包括中国共***的各级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的公职人员。因此,本案中你所说的单位法人代表和主管财经的领导均无法构成渎职罪,会计也无法构成所谓的渎职罪,而且仅仅疏于职责,也很难构成其他犯罪;相反,该出纳人员,则涉嫌构成挪用资金罪犯罪。
1、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
1、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7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