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走私废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第二、...
走私废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第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构成走私废物罪的处罚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罪,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上刑罚。 只有情节严重才会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指以下情形: (一)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危险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分别或者共计不足5吨的; (2)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非危险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分别或总量在5吨以上不满25吨的; (3)未经许可,走私国家明令限制进口的可作为原料的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分别或总量在20吨以上不满100吨的; (4)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走私废物案件属于刑事案件,根据规定刑事案件从案件移送到检察院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结,证据不足回的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侦查从而可以延长一个月。 2.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 3.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大家都知道,我们将境外的废物运输进境,这个时候是要像海关缴纳一定数额税收的,而有的人为了规避税收就会采取走私的行为将废物运输进境,这时有可能就会涉嫌走私废物罪,但是很多人对这个罪名其实并不是特别清楚,甚至不知道走私废物罪是什么意思,下面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一、走私废物罪是什么意思走私废物罪(取消走私固体废物罪,刑法第155条第3款),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关于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管理的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二、走私废物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监管制度和国家禁止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进境的制度。犯罪对象是"废物"。这里讲的废物不是一般废物,而是特指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一些单位和个人见利忘义,走私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走私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也应适用走私固体废物的规定,所以《刑法修正案(四)》第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并相应删去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三)项关于"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运输进境的"规定。(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具体种类,按照《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执行。根据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适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三款和《刑法修正案(四)》第二条关于将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修改为:"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果没有逃避海关监管将固体废物运入国境的,构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三)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四)主观方面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明知是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却逃避海关监管,将其偷运入境。如果受外方欺骗,将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误认为是普通货物、物品偷运入境的,则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如果没有逃避海关监管将固体废物运入国境的,构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上面已经告诉了大家走私废物罪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国对于废物进境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的,一旦违背了该规定,轻者受到罚款,重者构成刑事犯罪影响终身,但是走私废物罪必须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的才行,如果是过失,则不会构成该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4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