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分二种情况,一是执行款已全部执行到位,案件完结。二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再无可执行财产,申请执行人也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可执行财产线索,在现有...
《行政强制法》第四十条规定,终结执行有5种情形: 1.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义务的履行必须要有特定的主体,被执行的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需要明确,执行终结是执行程序的非正常结束。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原因会导致执行终结: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又没有遗产可供执行,也没有义务承担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对于法院作出的执行终结的裁定,当事人不能提起上诉,也不能申请复议。
最新的法院终结执行怎么办的回答如下,民事诉讼法关于法院终结执行的期限暂无规定,但是人民法院应该在终结执行事由出现之后,及时终结执行。 执行终结,是民事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目前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不是所有的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都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执行完毕,这并非法律或司法的缺陷,而是正常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完成民事执行工作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对那些不能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执行的案件,裁定终结执行。
民事裁定书一般用于解决民事诉讼中的程序问题,如裁定驳回起诉,裁定移送管辖等。 执行裁定书特定用于执行程序,如裁定中止执行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4人已浏览
631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7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