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起诉程序如下:向法院撰写起诉状。法院立案后,可以联系法官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变更申请。最后,法院组织双方开庭,自立案之日...
医疗纠纷的诉讼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管辖法院患方如提起医疗侵权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之诉,由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医生提起医疗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发生时,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纠纷,这是患者和医疗机构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医疗纠纷的处理一般可以通过三种合法途径解决: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受法律保护,当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2、通过第三方调解。实践中,卫生行政部门一般主持调解,具体医疗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在纠纷解决中,卫生行政部门不做独立的意思表示,只是为了促进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与协商协议一样,调解协议具有合同效力。3、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医生和病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和调解,都属于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活动的干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当败诉方在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能体现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在保证实现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顺利发展。
根据你的问题描述,医疗事故的鉴定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及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流程为: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1周内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4,274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