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侵权人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赔偿金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赔偿金额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为了确定赔偿金额,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和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账簿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确定赔偿金额。权利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而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费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给予500万元以下的赔偿。
商标侵权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被侵权人所受的实际损失额请求赔偿。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商品销售减少量或者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乘积计算。包括被侵权人未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 2)将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的利益作为赔偿额。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一下的赔偿。此外,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具体情况,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商标侵权的认定: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即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2、必须发生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造成商标所有人损害的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带来商誉损害。财产损失和商誉损害都是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商标所有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前因后果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