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难以履...
(l)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都可主动向对方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请求。 (2)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而达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解除合同不需要原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46条是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法律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的,必须要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的,则没有相应规定。从实质上来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本质区别在于双方是否就劳动合同的解除时间、劳动合同的解除形式、劳动合同解除后的工作交接、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经济赔偿的计算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协商,是否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就上述相关内容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可以认定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应该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双方是否达成合意是认定的关键。从形式上来说,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体现为双方达成书面的协议书,这主要是基于劳动合同的书面要式性规定,既然合同的订立和变更要求书面,那么合同的解除也应当体现为书面的形式。总体来说,认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既要符合实质性条件也要符合形式性条件。 综上可知,法律中对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协议的情况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只要劳动者在工作中没有重大失误,均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要求补偿金,如果对方拒绝,在赔偿金这一项上无法达成一致,那么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解除合同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订立之后,由于双方或单方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在履行完毕之前,提前终止效力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解除”的规定可知,有三种情形,即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任何权利的行使都应以不违法为前提,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不例外。应满足以下条件: 1、协商解除的须为双方依法建立的合法劳动关系。这是因为如果双方非劳动合同关系,或劳动合同无效,也就无解除一说。 2、劳动合同双方均有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3、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须在劳动合同全部履行完毕之前进行。这是因为劳动合同一旦履行完毕,已无解除的必要。 4、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合同要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不违反法律强行规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