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司可以起诉股东。 2.公司作为享有独立法人主体,当然享有诉讼权利。公司起诉股东,一般在股东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或者股东...
大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或者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小股东有权起诉大股东,要求赔偿损失。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可以起诉控股股东。公司本质上是股东的公司,股东的意志其实是公司的意志。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的决议最终体现在公司的意志上。内部股东大会的决议对公司和股东都有约束力。公司机关根据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表示公司的意思。股东之间达成的协议涉及的公司部分无异于股东大会的决议,反映了公司的意思,对公司和股东都有约束力。因此,如果股东之间的协议与公司有关,公司自然是协议的一方,享有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享有请求权,从而拥有诉讼权。《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共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没有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是具有法律拟制人格的民事主体,公司有自己的名称、住所、有自己独立的财产、由自己的住所。作为民事活动的主体,其在参与民事活动的过程中,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维护权益。如果出现股东抽逃出资或者出资不实的情况的话,公司可以起诉股东。公司之所以会起诉股东,维护其权益,一般是因为股东存在过错。
1、涉及到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企业改制的方式有很多中,在承债式改制中,由可能涉及到股东并没有现实出资的问题,按照债务随资产走的原则,你只能起诉接受资产的公司; 2、涉及到股东有限责任及公司的无限责任的问题。 如果公司属于新设成立,股东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在向公司主张权利得不到实现时,可以起诉瑕疵出资的股东,但股东责任是后位责任、补充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3人已浏览
1,184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