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全称为“缓期二年执行”,是执行死刑的一种制度。法律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
全称为“缓期二年执行”,是执行死刑的一种制度。法律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缓刑期内,没有犯事就不需要坐牢。对于一些犯罪情节比较轻,同时也有悔罪表现,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的罪犯,往往在最后量刑处罚的时候,法官会同时判缓刑。 1、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及第一百三十三条之 一,醉驾判处拘役的期限最短为一个月,最长为六个月。 2、《最高法院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拘役的含义是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所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它适用于那些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固定为两年。实行这个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两年的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限届满之后,减为;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这里的故意犯罪,应仅限于表明犯罪人抗拒改造、情节恶劣的故意犯罪,而不是泛指任何故意犯罪。对于在死刑缓刑期间实施轻微故意犯罪的,应根据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并罚,并从新的判决决定之日起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的时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163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