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为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
答复:你好,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私企董事长挪用公司财物如果挪用资金数额较大,涉嫌挪用资金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单纯知情不举报,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接受指令配合,可能会以共犯论处,因为领导指令的行为不是违法的,但可以主张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挪用公款罪应当区分三种不同情况:(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由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事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国家和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当追回。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属于个人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获得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的,应当追回,但不计入挪用公款数额。挪用公款供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数额较大且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视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第八条挪用公款供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规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共犯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以挪用公款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从挪用公款的故意转化为贪污罪的故意,则应认定为贪污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06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4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