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 2.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 3.以后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判缓刑后的注意事项: 一...
我国刑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缓刑期满可以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社区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 2.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 3.以后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判缓刑后的注意事项: 一、如果没有其他犯罪,办案单位不会再传唤你。 二、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 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 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你要参加打扫卫生。你只要参加,如果出什么问题,那是司法所的事情,没参加,出什么问题那是你的事情。 4。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 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 6。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
当庭判决缓刑,还涉及10天的上诉期,上诉期内,该缓刑判决并未生效,也就不存在执行该缓刑判决的问题(即所谓的当庭释放)。 司法实践中,当庭释放,在中国是一个不存在的假命题。理由很简单,被告人还需要前往看守所办理有关释放手续(有的地方甚至还要结清伙食费等)。
1、一般不会太长时间,三天内法院会通知你的,判决书拿到后,有十天的上诉期,如果不上诉,法院会出一份执行通知书让到司法行政机关接受考察,也就是社区矫正. 2、拿到判决书,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相关监管手续。并将回执单送交法院(正规应为派出所送交)在缓刑期间,积极配合派出所工作,直至缓刑期结束如果法院在判决时宣告缓刑的,一般不会当庭释放。由法警将被告人押回看守所后,在看守所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后才能释放。具体执行:一审,由法院决定是变更强制措施还是当庭释放;二审,当庭释放。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注意区分。法律依据:《中国刑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1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