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是否构成犯罪 非法盗用他人信息的行为不仅在道德上是需要受到谴责的,而且在法律层面上也是有相关规定的,非法盗用他人信息会有...
盗用别人身份证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盗用身份证件罪。一般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此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盗用别人身份证办信用卡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适用刑法第196条之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铰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公民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社会秩序与和谐稳定就难以实现。最新通过的修正案特别增加了打击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条款,为打击此类犯罪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相信会对盗用个人信息现象起到遏制作用。但是,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方面的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需要赶快跟上。没有周密细致的法律规定和力度足够的执法,盗用个人信息泛滥的现象就难以遏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3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623人已浏览
2,3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