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具有适格性,并不意味着其证言具有可信性,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具有适格性,并不意味着其证言具有可信性,证人证言的证明力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具有适格性,并不意味着其证言具有可信性,证人证言的证明力需要在法庭上由法官依据证据规则进行识别、判断,证人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近邻、恩怨或利害关系,有为维护亲情、友谊、报恩或泄愤等方面的动机,会导致其证言的不可靠。因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所以,亲属可以作证,但是亲属证言的可信度一般比较低,需要其他证据佐证
要查明证人是怎样得知案件的有关情况的,是本人直接感受的,还是间接得知的。一般来说,直接感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提供的证言,真实性相对大一些;而间接得知(道听途说)所提供的证言,则真实性相对较小。 证人应当陈述其亲历的具体事实,通过间接途径获取的信息所形成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推测或者评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1、证人的前提是应该对自己知道的事情做如实的陈述,不能带有主观的意见。而根据你所描述,该证人根本不知道你与被告之间的事情,因为该人不符合证人的要求。其做出的证言涉嫌假证,是负法律责任的。你可以进行投诉。 2、关于证人证言的效力问题,在实际的案件审理中,法院一般也不仅仅只要证人发表证人证言了,法院就会采信。而是需要根据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重大利害关系而决定其证言效力的高低。 3、除此之外,案件是否败诉法院除了会依据证言来判决,还会结合其他的证据,比如你准备的书证等。因此,建议你要更加深入的从案件的细节入手,证人证言和对方的证据还是会有破绽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1人已浏览
442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