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既一样又不一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既一样又不一样。他们执行的鉴定标准和鉴定程序一样,但是负责的鉴定不一样...
我国的工伤认定机构是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的,所有公务员,参公人员,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其他人员由各省市区确定。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一、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1.干部人事档案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部门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和反映了干部的自然情况、成长经历、工作表现、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借助干部人事档案,可以全面了解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各方面情况;把档案记载与现实考察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干部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 2.干部人事档案是维护干部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干部人事档案是关于干部成长经历和个人情况的原始记录,其中,大多数材料是各主管部门依法履行部门职能形成的,或者是当事人签字认可并且按照规定程序经过组织确认的原始材料。因此,它具有无可辩驳的证据作用,是澄清相关问题、维护干部个人权益的法律信证。 3.干部人事档案对干部人事工作有较好的规范和监督作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涉及干部任免、调配、考察、考核、审查、奖惩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通过查阅审核档案,能够发现干部人事工作是否正确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工作程序,组织人事干部是否严谨认真等,发现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对干部人事工作可以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4.干部人事档案是研究组织干部工作规律的重要史料。通过档案,我们可以方便地研究组织干部工作自身所固有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5.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史料。在地方志、组织史等重要党史资料的编撰工作中,干部档案功不可没。二、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必要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指各级管档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规定,针对干部档案缺少材料、信息不准、整理不规范等问题,对所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加强干部档案管理,提高干部档案质量。从检查的情况看,目前,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信息不准确。二是普遍缺材料。三是制作不规范。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我部把工作的重心调整到档案内容建设上来,组织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一是必须把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作为审核整改工作的重点。对档案中缺少的主要材料必须补充收集归档,对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要补充完善。二是开展审核工作,要坚持严格要求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严格掌握标准,同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主要材料、近期形成的材料必须严格要求,缺少的必须补齐,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整的要重新填写、补办手续;对因为年代久远、机构变化等原因无从查找的材料,或者重新填写亦无意义的材料,则可以说明情况,吸取教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发生。三是在审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档案中的一些关联材料和关联信息相互进行印证。对于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的审核,可以根据干部本人最新任免材料和履历材料所记载的学习经历、培训经历、任职经历,反向倒查之前的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是否齐全,相互印证。四是对于因特殊原因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复制和重新制作填写等不同方式来整改。 1.对能够查找到原件并收集归档的档案材料,应尽可能收集补充原件,如《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学历学位材料、审计材料等。如果历史上因为特殊原因,工作中没有形成《检查验收收评分表》中所规定的材料,可以用性质和记载内容相同的替代材料代替,不主张重新制作。如有的单位在办理任免事项时没有制作《干部任免审批表》,可以用任职通知或其他任免材料代替。 2.对确实无法找到原件的。可以从文书档案或到其他存有材料原件的地方进行复制。 3.对必须重新制作的档案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如补填写1999年版姝《干部履历表》要按填表说明填写,补填《入党志愿书》要按照中组部有关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进行;对于手续不完备的的档案材料,能够补办手续的,要在确保档案材料信息真实的前提下,补充完善相应手续。所有复制和补充制作的档案材料,都要注明复制、补制的标识和复制、补制的时间。
省人民政府根据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可以确定一定区域作为重点区域,由重点区域所在地城市或者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重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或者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重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或者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经组织编制机关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组织编制机关研究处理。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研究处理情况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报告。
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同时又是属于中国城市的三类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定确立了县级市设立标准,现仅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的县为例,来分析其特点。: 1、县级市城市化进程较县快,非农人口占一定比例。设立县级市要求县政府驻地所在镇的城镇人口不低于12万人,其中具有非农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人,全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人。 2、县级市的经济较县发达。设立县级市要求全县乡镇以上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元。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设立县级市要求县城区有较好的城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火设施等,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可见,县级市不同于县,它跨入“市”的行列,属于大城市之末,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首。县级市作为县级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起着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带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县级市政府职能具有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县政府职能。第一、隶属层次不同,存在职权差异。县政府由地级市政府或行署直管,而县级市一般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政府或行署代管。由于隶属层次不一样,县级市政府职权较县政府职权大些,往往拥有“副地级市”的审批权。省里给予县级市明显的优惠政策,如不少县级市的城建维护费提高二到五个百分点,财政周转金每年增拨100~200万元以上。第二、城市化进程不同,职能重点相互区别。县政府职能重点在乡村,县改市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县级市政府职能须同时考虑城区、乡村管理,注意协调城乡关系,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城市建设,这是与县政府职能重点区别之处。县级市普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从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达到高标准城市建设。第三、市与县名称不同,衡量政府效能的标准不一样。县改市后,县长改为市长,县民改为市民,名称变了,衡量政府工作效能的标准更高了。一是省、地级市政府对县级市政府的要求比县政府的要求更高,如“全国卫生城”的检查,验收县级市的工作成果,而不验收县的工作成果。机构改革的试点也往往放在县级市。这样,县级市的工作标准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市民对市长形象要求比对县长形象要求更高。形象反映了角色特征,市长形象是市民对市长以完整的要求和标准衡量所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县改市后,市民开始以市的标准来衡量市长,同时也规范自己。市民关心国事、关心政事、关心城市建设的风气日盛,对市长在思想观念、廉政勤政、工作方法和艺术、举止言谈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78人已浏览
1,789人已浏览
6,721人已浏览
2,9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