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退休人员的误工费计算标准与普通人的计算标准一样,具体如下: 1、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 2、无固定收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对于是否车祸赔偿有退休人员误工费有明确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退休人员误工费的依据可以参照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第20条规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退休人员出了车祸一般不可以要求给误工费。误工费是要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退休人员除依法领取养老金外,还有额外收入的,可以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误工费。
受害人如果在外面有工作,不管有没有退休,都可以要求误工费;伤者为离退休人员,或超过离退休年龄的无业人员,或超过离退休年龄的农民,一般而言,不存在误工费。因为,离退休人员不需工作可以领取工资,不存在误工费或误工损失的问题;而超过离退休年龄的无业人员或农民则属于无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存在误工费或误工损失。但如有证据证明以上人员确实还在继续工作或劳动、参与经营的,则存在误工费或误工损失。是否计算误工费的前提是原告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损。劳动能力与退休年龄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男职工的退休年龄确定为60周岁,女职工为55岁或50岁,这并不表明退休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如果有事实证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有劳动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的工作或劳动,确因误工而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的,被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则不合理。退休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劳动者的一种待遇,是宪法规定的休息权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在城镇,退休职工受返聘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广大农村,很多老年人还在继续劳动。因此,只要存在收入减损,均可以主张误工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