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什么是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依《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方式可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
一、什么是约定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即债权人和保证人约定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法律允许当事人约定保证期间,且应当以文字形式明确表现出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保证期间,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保证合同的约定,保证人对履行期届满的主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保证人只在规定或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超过了保证期间,即使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保证人也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根据保证方式不同可分为一般保证期间和连带责任保证期间,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保证之债随之消灭。传统民法理论认为,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断、中止和延长,这是与诉讼时效期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从《担保法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31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的规定来看,正是把保证期间的性质定性为除斥期间。 担保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及相关司法解释把保证期间分为有约定、无约定和约定不明三种。 1、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 2、保证合同约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未约定。 3、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
保证期间,如果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有约定的,保证期间按约定进行。是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为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保证期间,如果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有约定的,保证期间按约定进行。是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为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