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7天不立案就作废。公安机关的立案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该由报警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就会立案,立案前期要进...
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首先,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产3000元以上的,属于大额;个人诈骗公私财产超过3万元的,属于巨额。对于数额较大,各城市的规定不同,如四川省超过5000。至于公安机关立案,符合立案标准的,必须立案。有控告人决定不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可以立案。 (一)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 (二)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三)决定不向控告人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所以录口供和立案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要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立案侦查。一个简单的案件需要更短的时间,一个复杂的案件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疑难、复杂、重大、特别重大案件决定立案侦查的,应当拟定侦查工作方案。 侦查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包括对线索来源可靠程度和涉嫌范围的测定; (二)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 (三)为查明案情需要采取的措施; (四)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 (六)侦查所必须遵循的制度和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4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693人已浏览
17,5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