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举报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积极进行调查,查明举报人是否受到实质性威胁,以及威胁到了何种程度,进而在自己的职责...
举报领导贪污遭报复的,举报人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于打击报复行为经查属实的,政法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区别性质,做出处理。举报人因受打击报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对于单位的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权举报,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举报而报复劳动者将其开除。如果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之后,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开除的,那么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去投诉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劳动行政部门会介入调查用人单位的开除行为是否属于因为劳动者举报而才需的报复行为,如果用人单位无法给出正当合法的开除劳动者的理由或者劳动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的理由不充分时,那么劳动行政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损失。 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进行举报。 政府通知延迟复工,用人单位不可要求员工提前返岗。用人单位在延迟复工期内,未经许可不得要求劳动者返岗,但可以向劳动者下达适合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劳动者在延迟复工期内,除遵守国家法律和疫情防控规定外,还应当保持联络畅通,听从用人单位的合理安排,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完成工作。 《劳动法》第八十八条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扰乱单位秩序行为认定及处罚本行为是指具有责任年龄、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扰乱机关、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影响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例如: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起哄、闹事、辱骂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认定及处罚本行为是指具有责任年龄、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扰乱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4人已浏览
718人已浏览
291人已浏览
1,0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